昔日让基层头疼的“烦心事”,如今在五星乡不出乡便能“事了心安”。我乡积极探索新时代“枫桥经验”实践路径,创新打造“周联调”联动调解机制——通过每周三集中会诊、多部门联手攻坚、源头分级预警,将矛盾纠纷消弭于萌芽、化解在基层,短短数月实现化解率94.11%,群众满意度跃升。
高效中枢联动,“周联调”定分止争。五星乡以强化架构为基石,打造“一个中枢统筹”的高效模式。在乡党委副书记、政法委员牵头下,《联动调解权责清单》明确各方责任,“首接负责、一包到底”责任制压实了调处任务。每周三,多部门负责人雷打不动地集中研判,“疑难杂症”共同会诊。在实践检验中,“周联调”展现出高效执行力:沟村村硖石组村民樊某某与黄某的土地权属纠纷,因涉及多部门职责曾一度棘手,依托该机制,仅2天便完成权属确认并促成双方握手言和。
“多网合一”摸排,三色预警处置。源头防范是根本。五星乡构建了“多网合一、一网通管”的治理架构,全乡划分5个一级网格、41个二级网格、146个三级网格,基层力量常态化下沉,力求将矛盾“化解在萌芽”。更值得一提的是“矛盾纠纷三色预警系统”,我乡对婚恋纠纷等6类高频事项实施精准分级管控:蓝色一般矛盾网格员48小时内就地化解;黄色疑难矛盾提交“周联调”会诊解决;红色重大风险则由乡党委书记“包案攻坚”。系统上线后,化解更精准高效。以刘福村棉花深加工项目(建造厂房)农民工工资拖欠纠纷为例,预警级别触发后,经多部门联动发力,仅用2天便在去年腊月二十七让农民工拿到工资安心返乡。
文化赋能调解,情理法交融促和谐。五星乡调解工作不仅有“硬核机制”,更浸润着“软文化”力量。我乡深入推广“六尺巷工作法”,坚持以“情”为先、以“理”为主、以“法”为盾。一方面,充分吸纳德高望重的“五老”人员参与调解,定期开展培训提升专业素养;另一方面,将传统文化宣传与法治教育相融合,让法治精神融入村规民约,扎根乡土。同时,引入专业律师顾问参与重大矛盾化解,形成多元共治力量。这种情理法交融的方式,让调解更具温度和公信力。沟村村塘庄组村民章某玉在某项目施工中意外受伤的纠纷,正是通过“周联调”平台和多方情理疏导,最终实现案结事了人和。
“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五星乡以 “周联调” 机制持续擦亮基层治理品牌,为宣州区平安建设贡献着源源不断的基层智慧,在新时代 “枫桥经验” 的实践道路上稳步前行,描绘出一幅和谐稳定的乡村新画卷。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