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张收起的捕虾地笼,满载而归的渔网,收获着肥美的小龙虾;交易中心内,此起彼伏的叫卖声,交织成一曲热闹的市井乐章;物流中心里,一辆辆整装待发的货车,宛如即将出海的航船……近日,宣州区洪林镇稻虾综合种养基地奏响了丰收的序曲。
走进安徽翘歌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多条生产线全速运转。一只只“宣州鸡”经过调理烧制、自动包装等一系列工序后,华丽变身为开袋即食的美味佳肴,销往全国各地。翘歌食品总经理办公室主任包美良介绍:“这是我们公司新推出的产品,通过与本土家禽企业合作,不仅促进了农产品销售,还为家乡经济发展出了一份力。”
城乡融合发展,不仅是产业的协同奏鸣,更需要城乡互嵌的空间格局来实现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的一体化发展,让城乡在和谐中共鸣,于共美中进步。
在黄渡乡方槐村,玩“枇”亲子美学农场成为了当地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枇杷树上挂满了黄澄澄的“小灯笼”,吸引了众多大朋友和小朋友前来体验亲子采摘的乐趣。这里离市区不远,吸引了许多像季钢一样的游客前来。“我经常带着孩子过来转转,让他们接触大自然,亲近小动物,特别有趣。”季钢说道。
文旅融合,是宣州区城乡发展的重要旋律,它让经济活力与群众幸福相互交织,形成了一幅动人的画面。
而这片果园不仅仅是游客的欢乐之地,更是当地村民的致富源泉。农场从果园管护到园区服务等各个环节,为周边村民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家住黄渡乡方槐村小杨村的村民汪七子表示:“我就能在家门口上班,把采摘的鲜果打包成礼盒,一个月能有4000元收入,还能照顾家里,这在过去想都不敢想。”
今年以来,宣州区紧紧抓住“文旅发展突破年”的机遇,积极整合农、林、水、交通等政策和资金。着力优化水东—黄渡—柏枧山、溪口—天竺—十八湾—方家村乡村旅游公交线路,不断完善乡村道路交通、景区通达工程以及环境治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构建“快进慢游”的旅游新格局,持续探索“城乡融合、一体发展”的宣州特色路径。
如今在宣州区,溪口山间民宿成片林立,古泉矿坑营地赛事火热举行,水东“樱桃节”“蜜枣节”远近闻名,水阳蟹苗驰名全国……从高端的精品酒店到质朴的农家民宿,从窑烤面包坊到文艺村咖,从欢乐的亲子乐园到富有创意的文创工作室,各种业态蓬勃发展。
近年来,宣州区牢牢抓住“粮头食尾”“农头工尾”的资源优势,持续推动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建设。在城乡融合发展的道路上,我区以产业协同为基础,以城乡互嵌为支撑,以文旅融合为活力,正朝着城乡融合、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的美好未来大步迈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