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以来,我区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旨,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跑出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加速度”,连续五年获评中国城市市辖区高质量发展百强,民营经济发展考核连续八年在全省同类县前列。截至2024年底,单位GDP能耗累计已下降25.1%,位居全市前列,超额完成“十四五”能耗双控目标任务。
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成效显著
非化石能源迅速发展,截至2024年底,风电、太阳能、水电总装机容量1070兆瓦,是2020年底的4.8倍。从2020年到2024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由9%提升至31%。大力推动工业领域煤改电、煤改气建设,统筹推进省级以上开发区集中供热,建成宣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集中供热项目。截至2024年,全区规上工业企业煤炭消费3.43万吨,同比下降10.68%,比2020年下降35.16%。安徽司尔特化肥科技有限公司宣城分公司对4套热风炉进行煤改气环保降碳升级改造,实现能源消费品种从煤炭向天然气转变,年综合能耗总量下降1414.18吨标准煤,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5966.40吨。积极推进虚拟电厂建设,以宣州经济开发区为试点打造省内领先、全国一流能碳管理与虚拟电厂平台,不断提升电力系统灵活性和可靠性,力争三年内实现GW级源网荷储充负荷多元资源聚合、管理、调度与交易,助力区域虚拟电厂产业集群化发展。
节能降碳增效行动全面推进
强化绿证与节能降碳政策精准衔接,鼓励支持存量高耗能企业、新上项目购买绿电绿证。完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制度,严把新上项目准入关口,强力管控高耗能高排放项目。做好重点用能企业节能减煤降碳“一企一策”诊断,实施重点行业和领域节能降碳改造和用能设备更新。“十四五”期间,我区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7.67%。2024年成功推荐千缘、申兰华申报省级绿色工厂,创园体育、美诺华药业申报市级绿色工厂。福美达通过绿色低碳新产品(装备)认定,文城工程通过绿色低碳制造及服务供应商认定。截至目前,全区共有国家级绿色工厂5家、省级绿色工厂9家、市级绿色工厂11家。近年来,我区先后荣获省级节约型公共机构节能示范单位、国家级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安徽省省级节水型单位、省级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点等荣誉称号,共创成省级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9个、国家级1个;区级节水型单位200个、省级节水型单位1个;节约型机关54个,达成率100%;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示范9个。
碳汇能力巩固提升行动有序推进
今年4月24日,省级林业碳票首发活动在安徽省生态产品交易所举行,宛陵林场获颁7058吨省级林业碳票。5月30日,宛陵林场与芜湖海螺水泥有限公司达成交易,以每吨95元的价格成功挂牌出让3494.9吨省级林业碳票,交易额为33.2万元,是目前我省林业碳票交易市场单价最高、总价最大的一笔交易。
循环经济助力降碳行动步伐加快
近年来,我区抢抓政策机遇窗口期,紧盯中央预算内资金、超长期特别国债领域,做好循环经济助力降碳项目资金申报工作。安徽绿电生物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年产1300万方生物燃气项目是农林废弃物综合利用项目,利用秸秆、畜禽粪污发酵形成生物质燃料。项目建成后,年处理鸡粪28.8万吨、年处理秸秆9.6万吨,实现工业用生物燃气1300万方、有机质34.4万吨,年折算降碳量约45120吨。安徽双赢集团宣城再生资源有限公司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建设项目为再生资源加工利用项目,预计建成后可实现年拆解小车12000辆、大车3000辆、电动汽车1500辆和摩托车3000辆。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