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严控源头质量,构建药品安全“防火墙”
针对基层医疗机构中药饮片质量参差不齐、配备不足的痛点,我委依托以宣城中医院为主体的智慧共享中药房,建立起覆盖全区的“四统一”质量管控体系:统一遴选道地药材供应商、统一采购检验标准、统一科学仓储管理、统一质量闭环追溯。通过数字化赋码技术,每味中药饮片从入库到配送全程可溯源,实现“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共享中药房运营以来,累计抽检中药饮片合格率达100%,用硬核质控守护百姓“药罐子”的安全。
2.多级智慧出方、审方,打造中医诊疗“规范线”
基层医疗机构、村卫生室通过基本的中医四诊收集患者相关信息,录入后,中医辅助诊断系统可提示指导村医开具处方,大大提升基层中医处方开具的规范性、有效性、合理性。同时也促进了村医开具中医处方的积极性、能动性,有村医反映:“自从上线了中医辅助诊断系统,上午才学的一个常见病方子,下午遇见病例,依据辅助诊断的提示就敢动手去加减配伍了。”
智慧共享中药房创新构建“智能系统+专家团队”双核审方机制,以科技赋能传统中医药服务。当基层医疗机构医生开具处方后,系统会自动进行配伍禁忌、剂量合理性等智能审核,再由宣城中医院省市级名中医和资深中药师组成的“专业审方团”进行人工复核。这种“机审+人审”的双保险模式,能第一时间规避用药风险,同时又通过处方点评、案例共享等方式,帮助基层医生提升辨证施治水平,真正实现“开好方、用好药”。
3.城乡同质服务,架起健康惠民“连心桥”
通过覆盖宣城市中心医院以及28家乡镇卫生院和215家村卫生室、卫生站的智慧网络,实现偏远山村患者也能享受与城区同等品质的中医药服务。家住溪口镇高山村的王大爷感慨:“以前抓中药要转两趟车进城,现在卫生院看完病,第二天汤药就能送到家。”家住黄渡的孙大娘说:“我在家门口杨林村卫生室找姚医生看的中医,下午看完的病,第二天就能收到中药了。”项目特别组建的专业配送团队,采用冷链恒温箱、GPS定位等保障措施,确保代煎中药最迟24小时内送达。截至2025年6月底,智慧共享中药房已完成总处方1479张,总剂数9882剂,让“人等药”彻底变为“药等人”。
4.数字赋能传承,激活中医发展“新动能”
智慧共享中药房的成功推进,实现了三大突破:一是通过集约化管理降低采购成本20%以上,让利群众药费支出;二是建立覆盖全区的中医药大数据平台,为区域中医特色病种研究提供数据支撑;三是构建“基层首诊—上级指导—资源共享”的协同机制,推动优质中医资源下沉。目前智慧共享中药房不仅与基层中医药服务正在深度融合,也为基层中医药人才打开了应用的“方便之门”,让中医药在数字时代焕发新的活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